加入收藏 | Wap手机版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欢迎 IP:44.200.82.149 用户来访本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潮汕文化 >> 民间文学 >> 内容

“讲古” 传承潮人核心价值观(2796字)

时间:2022-5-2 20:56:52  点击: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核心提示: 这是潮汕地区民间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古”即民间故事,故事本身歌颂什么、鞭挞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听众,价值观就在喜闻乐见中被接受潮人社会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内在...


    这是潮汕地区民间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古”即民间故事,故事本身歌颂什么、鞭挞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听众,价值观就在喜闻乐见中被接受
    潮人社会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内在逻辑,依民系流播呈现“双扇形”结构:其一,中原各地的文化随移民汇聚而来,“海纳百川”,蔚然大观;其二,因潮人“过番”与西方、南洋产生双向的文化交流,丰富和提升了潮汕文化。整个汇聚融合的过程持续了两千多年,空间跨度纵横海内外,可谓波澜壮阔,令人叹为观止。潮人的核心价值观就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独有的人文特质、心理文化方式和内心规范。如果用一些词语表述,就是:爱国、崇文、诚信、重情、慈善、勤敏、尊礼、正义等等,代代传承,自成体系。
    潮人核心价值观的民间传承方式,有其独特的渠道,主要是诸神崇拜、民间故事、日常口语、家风教育、宗族祖训、节俗喻义、侨批内涵、工夫茶道等。此外还有风行潮地的对联应用、商灯会猜,还有伦理教育、歌谣俚语、地方戏(潮剧)的剧情与唱词、食桌礼仪,各种童蒙私塾的教化、婚丧喜庆古俗传递的礼教精神等等。总之,潮人价值观像水银泻地般注入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牢固的文化道统,是潮人精神和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先谈谈潮汕地区民间文化传承一种相当重要的形式——“讲古”。“古”即民间故事,通过口口相传得以生生不息。以前文娱生活较为贪乏,孩子们最高兴就是缠着老人讲古,而农村一般也有一些“闲间”,每日晚饭后或农闲时,人们会聚集在闲间听老人讲故事。故事基本上都是潮汕本土的传说:有的是确有其事,经讲述者添加和再造,更加生动有趣;有的是神仙老虎鬼,纯属编造;还有历史上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等等。他们用“讲古”和“听古”这种特殊的方式,进行价值观的灌输和教育。由于这些故事本身,歌颂什么、鞭挞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听众,价值观就在喜闻乐见中被接受。
    试举几个例子。
    在达濠古镇,流传着一个“许公建城”的感人故事。清朝初年,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倭寇的袭扰,两广总督扬琳奏准在达濠岛建城,以加强海防。建城官姓许,人称许公。许公来到达濠先进行调研考察,发现如按照原定计划建一个把居民区都围起来的大城是不现实的,因为居民区相当分散,五六十个村庄聚落于百里之地。于是许公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建大城变为建小城,另在沿海修建一批炮台、讯营,形成互相呼应的立体防御体系,把节省的资金用来修建避风港和防潮海堤,让出海捕捞的渔民有了安稳的家。这样做有违圣旨,于是许公吞金自杀。濠人感其恩德自发地在达濠古城旁边建了“许公生祠”,世代香火供奉。这个传说已由广东潮剧一团排成新编历史潮剧《濠城风云》正式公演,引起强烈的反响。故事本身歌颂了爱民清官许公,阐述了执政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历史是公正的,人民是公正的,其传递的价值观,至今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另一个民间传说则折射了潮人纯朴高尚的情操:清朝末年东湖村有一青年名妈赐,新婚不久就和乡人一同去南洋过番。隔年,同行乡人带来噩耗,说妈赐在一次海难中身亡。已生下遗腹子的妈赐嫂阿芳如闻晴天霹雳,但也只能认命,含辛茹苦养育儿子,为公婆送终。孤儿寡母的,困苦可想而知。几年后,再也无法坚持了,在好心人的牵线下,改嫁邻乡的娘添兄,娘添为人厚道,又很勤快,小日子过得还算可以,过继来的儿子已七八岁了,和继父相处情深,邻居都称赞不已。谁知就在这个时候,妈赐回来了!原来他在那次海难中被人搭救,漂泊到另一个国家,受尽磨难,终于赚得一笔钱,千辛万苦跋涉回到家乡。得知双亲去世,妻离子散,于是寻访到娘添家,结发夫妻抱头痛哭。可是问题来了,阿芳是随前夫,还是随现夫?娘添很明事理,主张阿芳跟妈赐回东湖,毕竟是先来后到;妈赐却十分纠结,对妻儿他是深爱的,但对于娘添在阿芳危难时收留了母子是感激不尽的,不愿因自己的出现而拆散一个美满的家庭。但在娘添的坚持下,还是决定回东湖。两个村隔了一座高山,娘添送他们来到岭顶,正要作别,小孩子突然放声大哭,要跟着娘添回去。确实,孩子对娘添的感情比妈赐更深。这一刻,妈赐惊觉自己犯糊涂了,对不起娘添兄也对不起妻儿,自己过些天还是要到南洋的,难道生生拆散他们的家庭,让妻儿再受苦?不能这么做!于是下定决心,拉着他们要折回原路,并把从海外带来的银票塞给娘添。娘添截然不依,说你让我做什么人?你回来不但老婆没了,银票也要给我,人财两空,怎么行!就这样,两个男人都为了对方而互相推却。正不可开交,忽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他们找不到避雨之处,全身被雨淋透。阿芳触景突然有了主意,说你们不要推了,银票用来在这山岭上盖一座风雨亭,让往来的乡人有一个避雨和歇息的地方。事情终于得到圆满的解决:妈赐又回南洋,娘添和阿芳幸福地相守,而那座用爱心和品格构筑的风雨亭一直庇护着行人和客商,被人命名为“淑芳亭”,至今屹立。
    这就是潮汕人的胸襟和气量,这就是潮人的价值操守,以故事的形式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潮人传承的价值观教育,在今天看来,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潮人所共同崇尚的公忠爱国、礼仪廉耻、孝悌信义、热心公益、修身齐家、扶贫济困等等都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良风美俗是优质社会的表征,用人文的纽带组成一个美好的社会大家庭,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老祖宗的“大同梦”。其精神实质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也是一致的。



你是本文的第647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4、6、27
作 者: 陈坤达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天下潮人网(txcrw.net)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tybook@qq.com 访问:www.txcrw.net 技术支持:白马非马
  • 版权信息